思绪像一团散了的毛线球,有些乱,线头在哪,线又放出来多长呢?
有点烦现在的状态。
像无意识地行走在一片冰原上,目光所及除了冰,还是冰。昨天和今天有什么差?上一秒和这一秒呢? 我是走到一个什么时间黑洞,陷入相对静止了吗?
两个“我”的争斗,理性本我一败涂地。身体、思维的慵懒并不能带来愉悦。
懈怠的过程是无意识的,所以始终给自己设定一些什么总是好的。
记录也是好的,做了什么,想了什么,都记下来,历史就是在重演,而愚人却不自知:同样的剧情可以再演一遍可以,因为“无意识”,再看一遍却不行,因为懒。
不要做懒虫了,因为真的真的很无聊。
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我觉得我需要慢慢构造一个自己的workflow,以及思考,认真思考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一些问题。
首先我为什么想要一个workflow。因为目光不够长远,计划没有制定到从今天持续到完成的那天。一个好的workflow可以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,依靠惯性航行,直到等到我再次恢复,但这个过程其实是对workflow的一个很大的考验,因为执行者在迷茫状态下的行为可能导致整个workflow无法持续。有的时候,断节后重新开始,比依靠惯性的坚持难太多。
一个好的workflow,在我看来,首先具有可执行性,之前也尝试过,但止于纸笔,实施起来难度很大,或者是执行的人(我)太懒。所以可执行性很重要。确保不会实践性死亡。
其次,它应该具有自生能力,“周”而复始,定期总结更新下一阶段,这个过程十分重要,如果它断了,那整个flow就也断了。前后不连贯,整体的意义就不复存在。
再次,一个好的workflow既囊括tasks,也含有bonus。“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”。这是比较大的方面了,具体怎么设定还值得商榷。
然后,它应该具有不错的适应性。重点不变,但是可以慢慢修改改进,没有永远的最好,因为执行者始终在变,所以要一直修改,找到那个时间段最好的。
最后,一个好的workflow应该有及时的最透明的记录。记录是为了反思总结;透明是为了保证记录本身的真实性,掩盖的可能是关键;及时性重要在,遗忘以及主观性解释,遗忘是一种损失,损失了获取经验的机会,主观性解释是一种灾难,因为偏离了事件本身,不具有反思价值,可能有反作用。
其他一些枝节,想不全,先记录一下。
- 除了ddl,不宜规定死时间,那样很累。应该培养自己时间观念,一件事情需要花多久,预留一段时间出来缓冲。如果无法评估,也要如实记录,以便后续参考。
- 难免有失控的时候,但是我希望培养自己可以在失控时短暂的理智中,重新在workflow中找到自己的灯塔。
- 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。
我觉得2019年上半年我最大的进步是,我在「独立思考」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,而且能够稍微正式地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了。但是进步的过程看起来并不愉快。我从今天2月开始接触股票市场(到今天依然是个韭菜),但是我学习到的不只是怎么选股、买卖等等。这个学习的过程中,我开始认真去了解我们这个社会(可以理解为我过去23年一直活在一个小型的封闭圈中),去了解它是如何运转的,当然也只是尝试从自己的个人角度去看去观察,我没有想成为社会学家的意思,所以下面的内容更多是我的瞎扯。
刚开始看网易云音乐的评论还是蛮有意思的,现在也是,只是没那么有意思了。知乎以及微博我以前很少刷,最近刷了一点,决定以后少刷为好。第一感觉是乱。充斥着段子手。有意思归有意思,和键盘侠没差,我不喜欢。第二是价值观混乱。很多人甚至主流的想法我都没办法苟同,想发声但是又懒于这么做,说了有什么用,让他再骂回来吗?于是我就只好一直沉默下去,默默看下去,默默寻找那些我「认可」的群体(依然注明,这里三观的认可,对错之分需要开场辩论赛然后我把他们说服是不可能的,我不会这么做)。
另外家国政事就不谈了。
所以,关注一些「值得关注」的人就好,多看少说,说一定要思路清晰,中心明确,言辞犀利,一语中的。另外多看书,比如猫腻的书。
一些我没有思考,或者很少想过的问题,或者到现在都没有答案的问题。
为什么会有想读博的念头?
有一段时间一直读论文,做实验,看着自己的工作慢慢从不通到能运行,到效率大大提升,这个过程,真的很享受了,这个过程,提出某个想法或者提高模型性能等,其实这个过程其他行业没有本质的差别,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,表面原因、内部原因,解决办法,只是因为行业不同而产生差别,难度也会不同。这是一。
二则是因为读书给我的感觉相对轻松,不用(完全)面对外界的很多事情,只需要做好自己,提高自己就好了,也有机会可以去世界上其他地方开会(玩玩)。
三,相当赚钱的样子?我数了一下,如果不出意外并且乐观估计的话,我这辈子能赚到最多的钱大概是2500W这个样子,没错,是这辈子。
三个方面我想给的比重大概是30%,25%,45%。
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?
赚钱只是一个表面,赚到钱你想做什么?我想的是做或者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。感觉又回到人生的意义这个终极命题上了。7月4号晚上我把上面的关于读博的疑问发给Sabre,Sabre还是支持我读。
Sabre说,打工挺没意思的,不如有更多时间思考尝试独立赚钱的机会。一开始打工你的时间就都被工作填满了。还提到了一个我忽略了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
人应该有一件真正喜欢的事情,愿意全身心投入怎么做都不累的那种。
我还没有找到“这件事”。一旦你被生活推着走,独立思考的机会就很难得,包袱越重,就越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。就更找不到那件你真正“喜欢”的事情了。夸张一点说,如果那件事是生命的意义,那失去的真的很多。
所以继续读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是,有更多自己的时间。可以用来丰富自己,用来独立思考,用来低成本犯错,用来找“那件事”。前提是,你真的利用好这个机会。
同时需要明确的观点是,读书的时候,你是在为未来的自己“打工”。
回到上面,不管是读完博赚钱还是直接出去赚钱,终极目的都不是且不应该是赚钱。我的核心问题是,那件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?
寻找这个答案的最好方式应该是,有更多机会尝试,有更多时间思考。
我想我的问题有答案了。
2019年7月5日于至善园。